明珠青少宁大行 地科师生科普情——“趣探地科”研学活动点亮青少年的心中梦
为充分发挥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全国“强国行”专项团队的育人引领作用,7月13日,宁波大学地理系教师党支部依托“师生共建、以党带团、协同育人”的工作特色,联合地理科学师范本科生党支部、2023级地理科学(师范)1班团支部“甬护滨海”暑期社会实践队伍,携手宁波市高新区新明解道明珠社区,在宁波大学省级地理科普基地载物楼共同举办“趣探地科”科普实践活动,助力社区青少年开拓科学视野,共有20组家庭参与其中。
活动开始前,大家前往载物楼202室参加开场仪式。仪式上,学院执行院长兼党委副书记、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李加林教授在致辞中,用生动语言为孩子们揭开了地理科学的神秘面纱。他指出,地理科学不仅研究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从山川河流、大气海洋的圈层互动,到亿万年的地质历史变迁,更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等现实挑战,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之道,鼓励青少年们用发现的眼光看现在,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明珠社区主任兼党委书记谈银园紧接着致辞,强调了此次活动在科普教育与校社协同中的意义,为活动拉开序幕。
本次活动依次走进三个特色实验室体验地理科学的魅力。在地理教师教育专教实验室,孩子们戴上VR眼镜,“亲身”感受亿万年的地质力量;触碰局部数字沙盘,探索地质地貌的类型、成因与用途,进一步了解宁波、舟山及浙江省的地理位置,讲解员生动的讲解让地理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水文地理与生态安全实验室里,在吴乃成教授的指导下,孩子们用显微镜观察河流淡水生态系统的藻类世界。当精巧的硅藻、轮虫灵动的姿态等微观生命清晰呈现时,孩子们惊叹不已。这份对水域生态奥秘的直观感悟,在他们心中悄然播下了探索的种子。
在土壤地理实验室中,高梅香教授团队带领孩子们探究土壤的形成与微生物的关系,通过观察土壤样本和显微镜下的土壤生物,揭开土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神秘面纱。不同质地的土壤样本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其物理特性;土壤昆虫标本更是展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微观世界,让孩子们深刻理解了土壤作为“生命基底”在维系地下生态网络复杂循环中的关键作用。
活动尾声,孩子们收到了定制书签作为纪念。地理科学专业的党团志愿者们还带领孩子们乘坐观光车畅游宁大校园,沿途探访宁大校园地标,为这趟沉浸式地理研学画上了充满人文气息的句号。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研学活动让孩子近距离接触地理科学,既增长了知识,又激发了探索欲。
在未来,地理系教师党支部将继续依托“双带头人”工作室优势,深化与学生党团支部、社区的联动,让专业实验室资源成为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让科学种子在更多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此次“趣探地科”活动,是宁波大学地理系教师党支部与学生党支部、团支部协同育人的又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师生共建、以党带团、协同育人”的模式,不仅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爱上科学,更推动了高校教育资源服务社会的深度延伸。
供稿: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 吴燕娟 王逸娇 陈晓蓉